当前位置: 首页 >> 查重资讯 >>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 知网论文检测样例–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缺失的原因

知网论文检测样例–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缺失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7-10-16  点击率:0

知网论文检测样例--大学网络行为道德缺失的原因

4.1 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时期正值人生美好的青春年华,意气风发、目标高远,但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的人格正处于形成阶段,信仰模糊,责任意识薄弱,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导致网络行为道德缺失。

此外,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与日俱增,遭遇挫折后的情感需要释放,但多数学生不愿主动与老师家长、同学倾诉或交流,而习惯于依赖虚幻的网络,以寻求慰藉、宣泄情感。而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会导致学生放纵自己,引发网络行为道德缺失。

4.2 网络道德教育缺失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电脑不仅在城市家庭普及,拥有电脑的农村家庭也越来越多。很多父母整日奔波、忙于工作,无暇关注孩子的学业,甚至认为孩子玩手机、玩电脑是解脱自身的极好手段。

调查发现,56.4%的学生认为父母在家爱玩手机,自小学开始,父母就允许自己玩手机,而对学生所玩的游戏及上网内容很少关注,也未对学生进行过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教育条件较为滞后,家庭对孩子的网络道德教育更为缺乏

特别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很多孩子过早辍学,混迹于各种网吧、娱乐场所,极易导致网络道德失范,乃至网络犯罪。其次,是高校教育的缺失。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仍未摆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络道德教育专门课程开设得较少,教育模式停留于空洞、呆板的说教,不能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导致学生参与意愿低,效果差。

后,社会教育缺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当前社会思潮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网络在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金钱至上、贪图享乐之风盛行,西方反动势力通过联网深度渗透意识形态领域,大众传媒舆论导向的媚俗倾向等也都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4.3 网络监管立法缓慢

目前,我国网络监管立法滞后于网络社会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放任自由,网络道德失范、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出现。要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单凭道德约束难以实现,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法律手段。

因此,必须加强相关立法,尽快颁布实施网络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对网络开发商、运营商的监管机制,提升校园网络管理队伍素质,切实有效地净化网络环境,从法律层面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 END ——.

相关文章

分类目录

最新发布

热读排行

热门标签

客服在线,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