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学术不端原因与治理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11-06 点击率:0
摘 要:学术不端行为在国内越演越烈,作为学术研究阵地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却变得泛滥。为了追求利益,放弃了求真、务实、创新的科研精神。文章通过对国内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对策研究进行综述,已达到更好地了解国内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状况。CNKIpro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关键词:学术不端;国内高校;研究者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12-0134-03
一、引言
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阵地,本承载着传承人类科学与文明的使命,但是频繁出现的学术造假、学术不端势必影响将来服务社会的学生对教师师德、学术水平和学校的培养质量作出新的评价,影响到学生对政府和学校倡导的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认同的模糊,会对他们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对此,科协和教育部都出台了相关文件。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在2007年1月发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中对学术不端行为做了明确的界定。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等行为。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列举了必须严肃处理的七种学术不端行为:一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是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是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是伪造注释;五是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是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是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上,主要是研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学术研究者自身的原因,制度原因,社会因素等;除此之外,则集中研究对学术不端行为治理上,针对该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学术研究者自身的原因
学术研究自身道德素质的缺失,利益的缺失,科研能力的缺乏等原因使得学术研究者“被迫”造假。
1.研究者自身道德素质的缺失。松仁教授提出学术不端行为主要的原因是学术主体的道德家园滑坡。他提出,功利主义渗透到学术领域,一些道德素质差、自律不严的教师出现价值取向偏离,在学术研究上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不仅如此,道德羞耻心缺失,诚实守信丧失。大家都在造假,学术不端行为习以为常,窃取别人的成果,把“耻辱”当“荣誉”。除此之外,将学术研究功利化,研究者背弃学术道德原则,放弃了科研本身应当具有的奉献、求真、创新、理性的精神,越来越多的通过学术造假来牟取自己的经济利益(例如科研经费或者奖金)和获得政治资本(例如学术荣誉和成果奖励)。同时,高校文化走向急功近利,学术研究者人格诉求利益化,畸形的价值取向以及治学精神的褪化。
2.科研精神的缺乏。高校学术研究的处于一个模仿的状态,反复的运用老套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致使学术研究者自身的科研精神丧失。放弃了科研本身应当具有的奉献、求真、创新、理性的精神。从而使学术研究者从“学术人”变成“经济人”,“学术不端行为”成为“经济人”经营的“商品”,作为“经济人”的学术不端者欲通过少的成本追求“学术不端行为”商品(服务)的高收益。
3.科研能力不足的“被迫”。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能力的限制以及在研究兴趣和时间的限制,研究者不得不“被迫”作假。在申报项目时,“打包”、“优化组合”、“精心包装”,游说评审专家,项目申请成功后,经费挪为他用,草草结题。
(二)制度方面
1.学术评价体系不科学。学术成果是对学术研究者付出的肯定,对学术成果的评价本应建立在学术成果本身的价值上,应该是公正、公平的,但是目前对学术成果的评价、对学术研究者的评并不是建立在成果的价值上,也有失公正、公平性。
范松仁在其文章中提到,现行的学术评价往往把复杂的学术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思维活动数量化,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职称评定,在衡量学术业绩时都过分强调量化硬性考核。论文量指标化将学术研究导向功利化,学术研究以获得利益为目标,不再是创新、实事求是。这种量化的评价体制造成学术成果评价着重数量、不重质量的数字化趋势。使得学术研究走向“短、平、快”,以及学术“快餐化”和“泡沫化”。从而使得科研数字的崇拜和学术认同感的日益的不对称:群众性科研热潮蔚然成风,使得“科研数字”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是以牺牲论文的质量为前提的,有很大的功利性成分,以至于人们对学术研究的行为诉求与内在尊重呈背离状态。
除此之外,在同行评议的过程,人情关系严重。当前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大多数处于行政权力之下,权力、人情干涉严重,使得学术评价的客观性丢失,评价标准功利化。
2.科研监督机制不合理。在学术研究中,对学术研究者以及学术研究的监督管理是不可或缺,正是由于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学术不端愈演愈烈。
范松仁提到,主观上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强,客观上维护学术诚信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起来。学术监督赏罚机制的缺失是学术不端现象蔓延的机制背景。白芸在其文章中也提到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无法对学术不端行为定罪。
除了法律的欠缺外,学术研究严重行政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行政权力过分干预学术;这种是一种科研管理体制的负功能。
再就是监督机构的空场。监督机构为了个人及小团体利益,对学术不端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当前,在我国学术研究领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基本上是由非组织的个人行为来实现的,还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学术研究监督体制。
(三)社会因素
学术不端行产生的原因分析,除了学术研究者自身、制度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因素的影响。
白芸在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提到由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更多的朝向了物质主义。因此功利化的价值倾向导致学术腐败问题的产生。
刘秋华通过社会反常论的观点来分析,一个科学家如果通过诚实的研究不容易达到职业上的成功,那么作弊行为就可能发生。诚实研究难以成功,所以通过造假获得成功。
三、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对策
(一)学术研究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1.加强学术研究者自身道德素质。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建设方面,多位学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吴晓红认为提高学者自身道德修养,充分认识到学术不端的危害,是预防乃至根除学术不端的基础。白芸提出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同样需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刘建香,罗成翼认为应筑起道德防线,以德治学。
解志杰等提出了注重培养、提高高校科研人员道德学术诚信素质;加强研究者学术道德培养与教育,教会学生学术诚实。同时塑造正确的学术人格观,培养严谨的学术人格。重视和加强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规范,建立良好的学术风气,提高自觉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
2.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张红军和解志杰等还从作为学术研究者潜在者学生的角度提出: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基本技能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提高科研能力。
加强对研究生的道德培养,在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下下大力气狠抓研究生学风建设。
(二)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
1.建立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制。学术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于期刊,针对评价制度,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一个方面就是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学术评价制度并严格的执行。
黄俊伟提出建立公正的评价制度并严格执行;林雅英认为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完善专家遴选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主体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完善学术考核机制,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重视学术质量,惩罚结合、标本
兼治。
2.学术、行政适度分离。有些学者还提出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适度的分离,使学术管理能够独立的进行。如董伟,诸英提出高校去行政化,推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度分离改革;学术评价权力独立,学术和行政权力有机划分,并设立独立的学术道德委员会(进行学术研究者道德素质的培养宣传,专门处理各种学术不端事件)。基于此,黄俊伟提出把学术评价交给具有独立资格,有评判能力的第三方。
3.完善监督、惩戒机制。提出将监督、惩戒等结合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学者也为数不少,鲁宽明认为应该讲社会监督与严肃处理相结合,建立一套科学的、独立的、完整的法律制度;具有此建议的学者还有杜品慈与何晓聪,前者建议完善学术监督惩罚机制,后者认为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惩戒体系。
除此之外,建立适度的组织惩戒和社会惩戒制度。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学术研究纳入法制轨道,通过道德自律和法律法规的他律来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王海琴和何晓聪还提出改革研究生的考核方案,加强导师队伍的管理以及积极探索以考量学术兴趣和能力的为核心的淘汰机制,逐步完善研究生的奖助体系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三)社会层面
高校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各个方面都受到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当某一中坏风气充斥整个社会的时候,高校必然会受其污染。据此,治理社会腐败问题,才能净化校园风气;所以,必须加强整个社会的诚信教育;建设诚信为本的社会风气在全社会开展诚信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建立公民诚信档案。
四、述评
从总体上看,对国内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研究者从各方面对国内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并据此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教育部、科协等相关部门通过出台相关的办法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界定以及对不端行为者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没有因为短期内不能根治而放任,而是积极的治理。
部分研究者将其根本原因归结为学术研究者自身的原因(道德素质、科研能力等),但事实上,研究者自身的这些素质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与积累才能获得,短期内获得根本是不可能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科研管理制度上: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以及监督惩戒体制的制定和实施上。由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以及对不端者的处理都还没能达到完善的状态,相应的法律、法规上空白。这就使得学术不端者有机可趁,从制度的缺陷获得利益。
在对学术研究者的分析研究上,没有对学术不端行为研究者心理分析研究,对学术不端者在学术不端产生前、产生中以及被发现后的一整个心理过程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
在所搜集的文献中,绝大部分的论文研究所针对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对潜在的学术研究者——学生,很少有文献做过相应的分析,只有极少数学者对研究生做了少许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鲁宽明,易鹏.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深层透视及对策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82.
[2]曹树基.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J].社会科学论坛,2005,(3):36-40.
[3]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9/content_1388676.htm.
[4]袁于飞.“把脉”高校学术不端[N].光明日报,2012-09-13.
[5]范松仁.大学学术不端现象探源[J].大学教育科学,2011,(1).
[6]李战奎,梁昊.“收益——成本”视野下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7]鲁宽明,易鹏.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深层透视及对策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2):82-83.
[8]白芸.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9]刘建香,罗成翼.高校学术造假的伦理考量[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0]张华伟.浅析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原因及其对策——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王海琴.试析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中的被迫现象——从学术能力的视角看[J]. 自然辨证法研究,2011.
[12]解志杰,周来新,邓军,徐迪雄,郭继.浅析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7,(2).
[13]黄俊伟.大学科研的数字崇拜与学术认同感的背离[J].大学教育科学,2011.
[14]杨文硕.高校学术不端现象的社会成因和多元治理[J].廉政文化研究,2010.
[15]刘秋华.科研不端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8,(1).
[16]何晓聪.高校学术不端成因及其治理研究[J].高教论坛,2007.
[17]吴晓红.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和措施[J].黄山学院学报,2011.
[18]马玉超,刘睿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四维度影响机理实证[J].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
[19]张红军.浅谈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
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
[20]林雅英.高校学术不端的表现及其防范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
[21]董伟,诸英.当前高校行政化对学术不端影响之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院报(学科版),2011.
[22]刘幼昕.高校学术不端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机制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
[23]常亚平,蒋音播,阎俊.基于组织因素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管理学报,2009.
[24]杜品慈.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基于劣币驱逐良币视角[J].福建管理干部学院,2010.
作者简介:冯杰(1986-),男,湖北黄梅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哲学和方法论;李斌(1987-),男,湖北云梦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哲学。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3年12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