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查重资讯 >> 论文查重新闻 >> 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分析

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4  点击率: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分析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提出相应的纠偏机制,以杜绝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培养的132名某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 结果 28.3%的医学研究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在他们中普遍存在,且三个年级的医学研究生认识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学术不端行为了解医学研究生占35.0%,随着年级的增高,了解的人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了解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相关课程或讲座(29.2%)。医学研究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38.3%)、大学教育体制不合理(22.5%)、研究生自律不够(12.5%)以及他律不够(10.0%)。 结论 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复杂,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维护学术诚信和医学的圣洁任重道远,需要研究生自身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CNKIpro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关键词] 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医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6(a)-0129-04

Survey and analysis of academic misconduct among medical postgraduate   LONG Li1 YANG Ying2   1.Research and Education Center,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01, China; 2.Cadre Health Care Center,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cademic misconduct among medical postgraduate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rrec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put an end to the academic misconduct in postgraduates academic dissertation. Methods 132 medical postgraduates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Results 28.3% medical postgraduates thought that academic misconduct was common among them, and the ratio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ades (P > 0.05). Medical postgraduates of knowing academic misconduct were accounted for 35.0%. Furthermore, as the increasing of grade, the awareness of academic misconduct was improv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main way of knowing academic misconduct was courses or lectures in university (29.2%). The main causes of academic misconduct were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38.3%), unreasonable educ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22.5%), insufficient self-discipline (12.5%) and inadequate heteronomy (10.0%) among medical postgraduate. Conclusion The causes of academic misconduct among medical postgraduate are complex. There is long way to go to promote medical postgraduates innovative education, maintain academic integrity and holy medicine. The boycott of academic misconduct needs the efforts of the social and postgraduate themselves.
[Key words] Academic misconduct; Survey; Medical postgraduate

何谓学术不端行为?定义较早且相对完整的是1988年在美国《联邦登记手册》中记载的:“编造、伪造、剽窃或其他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报告结果中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1]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屡被媒体曝光,涉及科学家、教师、研究生等从事科学研究的不同群体,医学研究生也无例外涉足其中。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2-4]。而如今在创新形势下,学术不端行为仍像传染病一样感染着相当一部分“免疫力”差的医学研究生,对研究生本人、导师及其科室和研究机构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与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剖析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提出相应的纠偏机制,以杜绝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3年4月调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培养的某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132人,年级包括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学位类型有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专业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研究生的一般情况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共发放调查问卷132份,回收127份,回收率为96.2%,剔除多选、漏选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4.5%。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研究生的一般情况   在调查的120名医学研究生中,男45人(37.5%),女75人(62.5%);一年级27人(22.5%),二年级58人(48.3%),三年级35人(29.2%);科学学位48人(40.0%),专业学位72人(60.0%);基础医学10人(8.3%),临床医学100人(83.3%),口腔医学7人(5.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人(2.6%)。   2.2 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   2.2.1 医学研究生中学术不端行为的总体状况28.3%的医学研究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在他们中普遍存在,35.0%的医学研究生认为较普遍存在,23.3%的医学研究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不多,16.0%的医学研究生表示不知道。对学术不端行为总体状况的认识在三个年级的医学研究生中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9,P = 0.708 > 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总体状况认识的比较[n(%)]

2.2.2 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了解程度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了解的有42人(35.0%),较了解的有41人(34.2%),了解不多的有30人(25.0%),不了解的有7人(5.8%)。由于三年级中不了解的人数为0,按χ2检验的要求将“了解不多”和“不了解”的人数合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了解程度与年级有关(χ2=9.977,P =0.041 < 0.05),随着年级的增高,了解的人数增加。见表2。
表2 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了解程度的比较[n(%)]

2.2.3 医学研究生了解学术不端行为的途径医学研究生了解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途径有大学相关课程或讲座、学校颁发的规章制度,其次是上网学习和导师的指导,后是校内宣传和学习身边榜样。见表3。

表3 医学研究生了解学术不端行为的途径

2.2.4 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医学研究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教育体制不合理、研究生自律不够以及他律不够。见表4。

表4 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

2.2.5 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大部分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坚决反对的态度(57.5%),31.6%的研究生可以接受学术不端行为,7.5%的研究生认为无所谓。见表5。

表5 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

3 讨论
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将近1/3的医学研究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在他们中间普遍存在,而且三个年级的研究生认识一致。由于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严重,损害自身、他人和社会利益,所以探寻医学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尤为重要,以便采取有效的纠偏机制,切断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趋势。
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了解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低年级的研究生了解较少,这与低年级医学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床实践,科研实践少,所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了解欠缺有关。而高年级研究生在不断的学习和科研实践中,逐渐对学术不端行为有所了解,致使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了解程度出现差异。而且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了解大多来源于大学,其次是自身主动学习及导师指导。由此可见,环境因素对医学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大学环境。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也会影响自身行为,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认为可以接受学术不端行为,这就表明他们自身可能有学术不端行为或对他人的学术不端行为置若罔闻,因此研究生的自律也很重要。
医学研究处于一个开放系统中,由相互交叉重叠的环境和人文因素构成。调查显示,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复杂,主要有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对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有很大影响。近几年,学术不端事件频被曝光,从2005年韩国首席科学家黄禹锡在“干细胞”研究中编造实验结果到2011年川大副教授李小光抄袭台湾硕士论文,但被曝光的只是冰山一角。然而仅此冰山一角就足以产生“破窗效应”,他们败坏了学术风气,玷污了科研环境,将暗示诱导产生更多的学术不端事件。医学研究生也不能置身其外,他们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紧跟“时代步伐”,成为“破窗者”,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大学环境相对社会环境是一个小环境,对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医学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大学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培养,医院以医疗为主,学术氛围不如大学浓郁,研究生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医院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则迷茫在金钱和名利的利诱中,不能清心寡欲,在学位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急功近利,出现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创新意识、有科研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的精英,然而几乎所有大学都将这一目标量化在论文发表期刊的档次和数目上,完成量化目标才能获得学位证书这样就产生了培养目标和培养现状矛盾。而且,医学研究耗时长,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并不一定都能在短期内产生创新成果,而学术期刊要求有创新成果才能发表,在论文发表压力的驱使下,部分医学研究生便不惜一切代价,“被迫”走了抄袭、篡改数据、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捷径。教风影响学风,导师对医学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负有重要责任。近些年,随着医学研究生的扩招,导师队伍也不断壮大,一些“南郭先生”混到导师队伍中,致使导师队伍良莠不齐。他们当导师只是为了荣誉和金钱,自身学术能力差,没有课题经费,研究生只能自选课题、自筹经费,在研究遇到挫折、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导师不能给予指导和帮助,部分研究生则通过捏造、伪造或篡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解决遇到的“困难”。另外,医学研究生扩招致使生师比直线攀升,名气大的导师一人指导二三十名研究生,这些导师有的忙于繁重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有的因出国等原因长期不在岗,对研究生疏于监管,使研究生有机可乘,发生学术不端行为。自身因素是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医学研究常受到研究经费、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研究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影响,使得研究结果与预期结果有一定差距。医学研究生不但要做科研,还要进行临床实践,在经费、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有些研究生为了得到预期结果、撰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就随意扩大实际样本例数、篡改实验数据、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抄袭外文等。还有一部分医学研究生自律不够,随波逐流,学习身边同学和朋友的学术不端行为,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朋辈效应”。
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必须采取针对这两个因素双管齐下的纠偏机制。净化环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的方方面面入手,充分发挥环境的正面导向功能。首先,从制度入手,国家、大学等相关部门要制定明确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法律和制度。2013年教育部颁布《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诸多大学也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建立学术实践指南,健全学术不端监督机制,加大惩戒和执行力度。目前许多大学已启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其次,从大学文化建设入手,大力开展学术诚信宣讲教育。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的有效方法[5]。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策略、维护学术纯洁性、促进学术繁荣发展等目标的基本前提[6]。医学院校必须把医学研究生的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临床教育的始终[7-8]。大学要开设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及相关法律课程,包括课题申请、实施和结果报告中的道德、规范和著作权法、知识产权法等各类相关法律,并将此类课程作为医学研究生必修课的课。应请德高望重的名师大家宣传讲授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分析典型学术不端案例,分享切身体会和科研心得。大学作为象牙塔,本应是一片净土,但医学研究生的特殊培养环境使其更易受到医院不良风气的侵袭,因此,医院应把学术道德教育融入医学研究生的医德医风、法律法规教育中,提高其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后,从研究生培养目标入手,社会需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创新人才,这也是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大学应注重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的过程,接纳学位论文中的阴性结果,适度降低学位授予要求,不要一味使研究生处于论文发表的高压下,逼迫研究生出现伪造或篡改研究结果、一稿多投的学术不端行为。同时,大学不应过分强调学位论文的字数,以免“注水”过多引发抄袭或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导师要率先垂范,将科研求实求真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科研和指导学生研究的全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既要争当科技创新的先锋,又要争做学术道德的表率[9-13]。导师作为研究生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应教会医学研究生先做人后做科研[14],在学位论文完成的过程中不能弄虚作假,出现学术不端行为。为此,大学要严格导师遴选制度,将医德、师德和科研能力并重,使那些科研能力强、医德高尚、师德优良的教师进入导师队伍,使医学研究生在科研、临床上遇到困难时得到及时点拨,避免走上学术不端之路;切实实行导师上岗制,不在岗的导师不能招生真正发挥导师的过程监控作用,使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无可乘之机;定期培训导师,尤其是导师职责、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导师的年度考核,不但考核学术能力,更要考核医德和师德;限制知名导师的招生量,使其名下每名研究生都能得到全程指导,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环境因素必须通过自身因素起作用,要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医学研究生加强自我约束能力。研究生要严格自律,逐渐养成科学态度,自觉培养思维创新能力和提升自身修养[15-16]。学术不端行为在如今还没有立法裁定的情况下仍属于道德问题,所以医学研究生要强化自身道德修养,努力提高医德和学术道德水平,将道德内化到日常医疗和科学实践中。加强自律,明确读研的目的,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被周围的世俗名利所诱惑,静下心来做科研;增加抗压能力,学会应对科学研究的瓶颈,不因为暂时的挫折失败而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秉持学术原则,保持良好的心态,向导师和身边的榜样学习,改变学术不端行为的从众心理。
综上所述,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复杂,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维护学术诚信和医学的圣洁任重道远,需要研究生自身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Culliton BJ. Scientist confront misconduct [J]. Science,1988, 241:1748-1749.
[2]蔡行健,许放,周东.浅谈构建研究生创新文化环境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47-48.
[3]刘涛,姜红,刘旭明.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14-115.
[4]宋晓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6):182
[5]余毅,张凌之.学术不端行为教育与预警平台的构建及应用[J].编辑学报,2013,25(2):148-150.
[6]胡亚军,曾义.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模式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62-264.
[7]王旭,张京平.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35.
[8]李真,辛静,吴晓华.关于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思考[J].西部医学,2012,24(2):420-421.
[9]管英俊,刘淑梅,邱玉刚.高等医学院校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58-59.
[10]林振调,张晶.浅谈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研究生,2012,(6):54-55.
[11]刘彩红.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5):51-52.
[12]黄亮,吴薇,舒彤,等.关于医学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58-159.
[13]俞世冲,孙青龑,柴晓云,等.中美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60-161.
[14]于爱莲,张忠,王玉,等.研究生创新培养对导师的要求[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112-113.
[15]罗冰,罗尧东.恪守科学道德推进学风建设[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216-217.
[16]吕茜茜,杨翊.关于培养创新型、综合型研究生人才之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15):139-140,145.

作者:龙丽 杨英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16期

.—— END ——.

相关文章

分类目录

最新发布

热读排行

热门标签

客服在线,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