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术不端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18-10-11 点击率:0
摘 要:学术不端行为危害严重,极易扩散,必须予以坚决铲除。新时期学术不端产生的背景根源:时代大环境的影响、现行科研评价制度出现问题、科技成果产出者自身原因;解决的对策:加大学术道德、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宣传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开展学术打假活动,加大科研造假学术不端惩处力度、建立完善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正确指导科研活动开展,逐步形成规范的科研活动过程。CNKIpro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查重免费入口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关键词:学术不端;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0-0122-02
学术不端行为是新时期形成不良科研氛围、产生虚假科研信息、成果,浪费科技资源、误导民众,导致科研活动失败的“肿瘤”。极易扩散,危害严重必须予以尽快铲除。新时期学术不端有新的内涵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背景根源。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学术不端及其表现
学术不端笼统来说,凡是违反基本科学诚信的行为都可以称为学术不端行为。具体表现为,一是违反科学界通用的道德标准或严重背离相关研究领域的行为规范;二是不端行为是蓄意的、明知故犯的或是肆无忌惮的;三是不端行为不包括诚实的错误或者观点的分歧[1]。一般来说,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形成学术成果过程中使用的剽窃抄袭等不端正的手段或行为及与学术有关的腐败、欺诈等行为[2]。我国学者把在科研活动中随意杜撰(数据、信息、内容等)、篡改(数据、过程、结论等)、剽窃(观点、结论等)行为称为科学研究中的“三大主罪”(即学术不端三大类型)[3]。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不端行为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如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项目(课题)申报垄断、网上随意COPY别人成果而不注明来源、科研成果署名排名次序、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挪用科研经费甚至引用别人文献而曲解原意、断章取义(只引用对自己有用的观点数据)等都纳入学术不端行为中[4]。
学术不端行为在科研活动中由来已久,在新的时期表现得更多样,对科研活动影响更大,造成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必须深刻探寻其产生的根源并尽快加以铲除。
二、新时期学术不端产生的背景根源
1.时代大环境的影响
科研活动原来属于专门组织、有闲阶层个别人的专业活动。从事科研活动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和“饭碗”,没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因而早期的科研活动虽然数量少但成果质量好、可信度大。如牛顿、法拉第、伽利略、安培、赫兹、普朗克、爱因斯坦、伦琴、居里夫妇、孟德尔等,他们把科研活动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对研究出的科技成果、科学结论、观点反复斟酌、对研究的数据、过程多次推演反复论证,追求。因而研究成果相对真理,直到现在仍然被大家引用。而随着工业化、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从事科研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科技工作者要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特别是随着21世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新知识新信息铺天盖地,交流互动日益容易,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更加便捷,复制粘贴来得更快,追求效率、追求数量成为大家共同的目标,对科研成果时间、数量的要求更多。受大环境影响,导致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浮躁心态蔓延,急功近利思想严重,不能长时间安心某一项科技活动,为了追求数量和效率,不认真不严谨仓促发表成果,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复制粘贴别人成果而不署名。
2.科研评价制度出现问题
一方面新的时代要求科技工作者要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另一方面科技工作者所在的部门单位对科研成果、项目课题产出率在档次、数量、类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多更大要求,如每年必须出版几部学术专著、发表几篇sci、三年须获得一项科研课题、奖项等,而且要求科技工作者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否则会影响其评职晋级、提薪奖金。在这一条件要求下,当前在科技领域流传这样一句话,现在的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导致科技工作者心态失衡,为了在短时间内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为了节省时间快出成果,满足单位科研评价指标要求,尽快实现个人目标,不惜铤而走险,违背学术道德和科研规范,杜撰结论、篡改数据、违规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剽窃他人科研成果,随意引用他人成果而不注释表明,挪用科研经费等行为发生。由于科研急功近利评价制度的出现,终导致韩国民族英雄、科学家“黄禹锡学术造假事件”以及我国科学家上海交大特聘“长江学者”陈进“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事件等的学术造假事件发生。
3.科技成果产出者自身原因
虽然当前科技成果评价制度过于量化、过于追求数量效率是导致学术造假、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但归根结底是科技工作者自身心态失衡、追求利益、违背科技良知造成的。科技成果的产出终是由科技工作者本人(或其率领的团队)完成并发表的,科研过程是否规范、数据采集、处理运算是否科学合理、原创度大小、引用来源、发表格式是否规范等,科技成果者自身是能把关、反复检验和审查的,如果为了追求速度、为了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对数据不加严格审查甚或篡改数据以得到想要的结论,就很容易出现学术造假学术不端行为。美国“杰出年轻研究人员奖”获得者詹·亨德里克·舍恩系列论文造假事件、德国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博士论文大量引用他人文章而未注明出处、匈牙利总统施密特·帕尔博士论文大部分“逐字逐句”抄袭、德国教育部长安妮特·沙范在其博士论文中“系统地、故意地抄袭了他人的思想”以及我国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博士生谢鸣发表的英文论文涉嫌抄袭国外论文、西安交大长江学者李连生科技成果奖申报书中大量弄虚作假、北京化工大学“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骏冒用他人论文、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黄姓女博士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论文数据造假行为等等,以及近曝出的“中国年轻的工程院院士”李宁等7位科学家挪用科研经费等科研不端行为,200亿元的重大头顶“中国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中国动物克隆体系创始人”等光环,担任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经费约二百亿元的重大科研专项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近日却因侵吞科研经费被批捕。都是科技工作者自身学术行为不端,违反学术道德终导致的结果。
三、解决对策
1.加大学术道德、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宣传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
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内外在原因,要消除科研学术不端行为,首先要加大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宣传力度,尤其要大力宣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试用本)》[1](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领导小组,2011年1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年)[2],《中国科协关于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2007年)[5],《中国科协致全国科技工作者倡议书》(2008年)等有关文件、规定,让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充分掌握理解良好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内涵外延,领会其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尤其是在科研领域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使科研造假学术不端行为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是科技工作者自觉遵守养成良好的科研行为和科研规范,形成自我监督自我规范的自觉行为。从而逐步减少进而杜绝学术造假、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6]。
2.开展学术打假活动,加大科研造假学术不端惩处力度
之所以会出现学术造假行为,主要原因就是当前对学术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国家还没有《科研造假处罚办法》等有关法律条文的出台,造成当前个别人对学术造假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加之目前学术造假发现比较难,确认更不容易,导致个别人胆大妄为,企图通过学术造假骗取科技经费、科研成果和荣誉。为此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学术打假法律条文,另一方面要采用更科学、更合理、更高效查处学术造假的技术手段[7],是科研造假行为难以隐蔽,露头就打,联合有关部门发现一起查出一起,利益相关部门不偏不向,不包庇不容忍,从而使造假者不敢作假、不能作假,要作假就要结束其科研活动并承担足够的法律责任。
3.建立完善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科学规范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能使科研活动更规范、更有效,为了是科研活动有效开展,必须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经过反复讨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建立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公认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抛弃为数量论,为论文论,为著作论、为项目论;应该依据科研自身规律,给予足够的时间、经费、人员、设备和活动空间,使科技成果的出台能经得起历史考验,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不能仅仅看数字、看指标。而要看效果、看质量、看影响。
4.正确指导科研活动开展,逐步形成规范的科研活动过程
科研活动的开展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活动程序,何为科学规范的科研学术行为,对于初入科研领域的青年人来说,还不是很熟悉,需要不断实践、反复掌握,为此,应加大《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课程的宣讲力度,深刻解读学术造假的危害,邀请有丰富学术经验的老专家、老教授多给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授科技经验,点拨科研过程,指导科研活动,讲授科研造假的危害,使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杜绝学术造假学术不端意识、行为,严格按照规范的学术活动认真开展学术研究和使用科研经费,发表经得起同行、专家和历史检验的好论文、好成果。
研究生作为将来从事科研活动的主力军,承担着揭示自然运动规律、归纳总结人类活动规律(意识形态)、为人类创造更加幸福美满生活的重任,必须严格遵循科研规律,杜绝抄袭、杜撰、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才能为科研正本清源,规范科研行为,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产生出正确可靠地科研数据、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试用本)[Z].2011.
[2]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若干意见[Z].2002.
[3]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编委会.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Z].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4]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中国科协关于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Z].2009.
[6]冯建华.如何有效治理学术不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9-03.
[7]谢姝玮.完善法律机制遏制学术腐败[J].理论界,2009(12):78-79.
作者:胡瑞华
来源:学理论·中 2015年7期
.—— END ——.
- 上一篇:论文查重应区别对待
- 下一篇:论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期刊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