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冲突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6-08 点击率:0
摘 要: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全球化,导致文化冲突现象持续 不断 。文化作为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同样有重要的影响。它表现 在思维模式的冲突、行为方式的冲突和价值取向的冲突上。为此学校应注意培养学生应对文 化冲突的理念和能力,用人单位应重视对刚就业的大学生实行多元文化的管理。CNKIpro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论文查重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关键词:文化冲突;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05-0011-02
根据我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 约达480万人,就业率约为86%,表明还有约78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仍没有找到工作。美世《 2009 年China Monitor季度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企业员工的自愿离职率平均为14.5%。由 此 可推断,已就业的毕业生中约70万人将会自愿离职。结合国内企业状况与应届大学 毕业生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出现高离职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薪资期望与 现实落差大、用人单位提高进入门槛而造成大材小用、个体适应性差及离职成本低等 [1]。
2008年4月,我对赴新加坡就业已半年的37 名国内高校毕业生就职业适应性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形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 和行为方式对就业有显著影响。
一、关于文化冲突
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认为,文化在本质上是冲突 的,而且文化 越发展,这种冲突就越明显。文化的冲突是一切冲突的根源和对和平的大威胁,它 表现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上[2]。
1.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国社会长期沿袭而形成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和 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现代文化主要指由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 和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文化。
现代社会各子系统及子系统中每个人都将获得切实相对的独立地位和自主权力,反对纵 向的依附关系。而中国传统文化由于起源于自然经济,在社会组织结构上形成了以忠 诚为本的社会权利系统和以“纵向隶属”为特点的社会组织关系,是一种单方位的社会结构 [3]。
现代社会观念中的义利并重、坚持原则、利益至上、争分夺秒和重视能力与传统观念中 的重义轻利、克己忍让和重视德行形成鲜明对比。现代社会中法治是以立法的形式切 实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的,而传统封建文化的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治。现代社会关系主要为 契约 关系,而传统社会关系主要是血缘关系。现代社会更注重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提倡生活个性 化;传统文化则受制于自然经济,个性发展必然对社会发展的平衡和稳定产生威胁。
2.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
由于我国事实上存在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农村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存在显著差异 ,在它们共处同一环境时,两种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城市文化由于其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和时代感强等特点,总是占居主导地位。
农村文化讲究待人诚实、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受传统的“知足常乐”思想观念的影响 ,在行为上表现为实干有余,巧干不足,创新冒险精神不够。城市文化追求生产和工作,又 追求生活和娱乐,倾向于在全面开放中交往,追求创新,追求成功。城市中出现的炫耀性消 费、极端追求个性自由、功利性极强的人际交往、互相蒙骗欺诈的不公平交易等现象,与守 时惜时、讲究效率、公平竞争、追求成功和社会责任感等城市精神相互交叠,容易对农村文 化形成误导。
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的核心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 下 为己任的价值观和崇礼重德的伦理观,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和沉稳。西方文化的核心则表 现为实证科学、宗教精神、以个体自由为重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强,是内敛型的;西方传统文化锋芒毕露,是发散型的。中西方伦 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而西方强调个体本位;中国重人 伦,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情,西方重理智;中国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伦理重于竞争。 中国儒家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 ,强调个体道德教育[4]。中国人重直观感受和切身领悟,习惯于对事物进行具体 感悟,推 崇“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西方人重知识性分析和逻辑验证,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 法。
随着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上述文化上的差异越来越凸显。然而由于中国近代 史 上的百年屈辱,使得民族自尊感强烈而敏感,一旦与西方发生碰撞和误解,极易将问题归咎 于对方的傲慢或恶意。
4.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是教育者依据社会的要求,按照既定教育目的和学校目标创设出来的,是在教育 者自觉控制下优化的、形成的典型环境。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 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等方面的体现的 总和。
校园文化在教育者的控制之下,以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注重提高个人的 素质。 长期受学校教育和学校文化的影响,学生形成了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生带着校园文 化熏陶的印迹步入企业,难免与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冲突 。
二、文化冲突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思维模式的冲突
在对新加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中,在问及“工作中让你不能认同的事是什么? ”时,有18名学生填写了“被同事投诉”,占被调查对象的48.6%。大部分学生认为“平常 关系不 错,遇到一点小事情就去投诉,不能理解”。新加坡某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认为,“新加坡 没 有自然资源,只有人力资源,同事之间必须有竞争关系”。在国内大学中,因为看不惯其他 同学言行而向老师或者有关部门进行投诉的同学少之又少。事实表明,走上工作岗位后,对 于同事之间关系的处理仍然是学生们业已形成的思维方式的惯性在起作用。
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类比是中国人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一,已逐步 成为 主要的推理与辩论方式,注重经验、直觉,带有直观性和表面性。这种类比思维的方式,与 重情义礼节的文化习俗相结合,决定了其浓厚的人情味[5]。
西方的思维模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注重于观念、法则和方法,其理论思维 较 发达,和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产生了矛盾。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认识的时候,更 多地强调感悟、体验和想象。相比较而言,西方文化则更强调事实、分析和逻辑推理。
2.行为方式的冲突
在对赴新加坡就业的37名毕业生的调查中,有28名被调查者选择了“企业有义务安排职 工宿舍”,占调查对象的75.7%。经过对企业及其他新加坡当地员工的了解,企业本身不愿 意承担管理职工宿舍的责任,并已在合同中注明。
学生张某,在新加坡工作不到三个月后就被企业解聘,原因是有三次在工作岗位上与同事 吵架。张某认为非常无辜,“不就是拌了几句嘴吗?”他认为,在学校时,这种情况多老 师给做做思想工作,“连轻的处分也算不上啊”。
在就业初期,因为行为方式的冲突,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断层,对工作感到迷茫和 失望。西方文化熏陶下的行为方式鼓励并承认人的独立性,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独立 性,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的重要性。行为方式冲突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差异,行为冲突是文 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3.价值取向的冲突
赴新加坡工作的37名学生对当地的劳务中介公司均表现出不满,主要原因有两 个:一是认为收了较多的中介费用;二是认为中介公司给学生租住的房子收取的费用太高。 学生们并没有意识到,中介公司是市场行为,追求利润是其使命,学生价值观念还停留在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校园内。
刚进入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往往对企业的赢利行为和管理行为不理解。例如 ,在 中国学校中广泛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对学生的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较大 的影响,认为企业在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企业的管理行为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 薪酬的抱怨。在校园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价值观与在企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价值观,相互冲 突,相互挑战。
三、应对文化冲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建议
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冲突各方对自己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固守,文化冲突表现在语言、 宗教、价值观、礼仪、审美、物质、教育和社会等级等多方面[6]。
1.学校应注意培养学生应对文化冲突的理念和能力
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传播不同的文化,建立应对文化冲突的理念,要注 意培养学生以下品质:
1)避免偏见。有文化偏见的人通常对别的文化带有抵触情绪,会造成激烈冲突。2)应变能力。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学生应当学会灵活应对,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 3)耐心和宽容。适应不同的文化,需要循序渐进,应具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 ,逐渐理解不同文化的冲突。4)自信和自控能力。要具有足够的自信和自我控制能力,在面 对不同的文化冲突的时候,保持健康的心态。5)交际能力和幽默感。组织适当的语言 进行谈话,明确、直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要显得随 和、友善,这样才能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弱化冲突。
2.用人单位应重视对刚就业学生的多元文化的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用人单位的员工在年龄、民族和地域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发展 趋 势。对于文化差异性的管理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活动,其中包括创造价值多元化的组织文化[7]。注重多元文化的管理,会在生产成本、资源获取、市场营销、创造性、解决问 题和制度灵活性等方面为组织提供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黄文述,杜中华. 应届大学毕业生高离职率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解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2][美]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秩序的重建[M]. 北京:新华出 版社, 1998.
[3]董靖保,王尚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J]. 山西大学师范学 院学报,2000(1).
[4]邹芙林.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 潍坊学院学报,2007 (9).
[5]郑晓辉.论中西方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差异[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 (5).
[6]刘颖,卿崧. 商务中文化冲突的成因和表现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2004(11).
[7]雷蒙德•A•诺伊,等. 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 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
来源:教育探索 2010年5期
.—— END ——.
- 上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论文改革之初探
- 下一篇:试论文学与舞蹈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