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查重资讯 >> 论文写作范文 >> 浅析高中议论文写作中批判性思维培育策略

浅析高中议论文写作中批判性思维培育策略

发布时间:2019-04-12  点击率:0

[摘要]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议论文对思维的严谨性、论证的严密性、材料的真实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评估、比较、分析、批判和综合信息的思维,对于提高人的认识与思考能力非常有帮助。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培育批判性思维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某一问题认识的层次与深度,提高学生认识的能力。CNKIpro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论文检测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批判性思维;培育策略
信息社会,如果离开了独立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就可能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所淹没;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所迷惑;被他人别有用心的真实谎言所误导。正因为如此,无怪乎人们把批判性思维列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必须具有的五大技能之一
一、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现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对思辩思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批判性思维对于提高人的认识与思考能力非常有帮助。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的搜集与取舍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评估、比较、分析、批判和综合信息的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主动评估观念的愿望。在某种意义上,它是跳出自我、反思自己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者能够分析他们观点的证据的质量,考察他们推理的缺陷。
(二)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批判性思维运用于高中议论文写作能提高写作的逻辑性,通过批判性思维提高议论文中论据的准确性与典型性,更好地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中批判性思维培育策略
(一)概念辨析
下面是一则作文素材:
一位挑水工有两只水罐,一只完好无损而另一只却有一条裂缝。每次挑水回来,有裂缝的罐子只剩下半灌水,当它把自己的愧疚之情告诉挑水工时,挑水工要它在回来的路上注意那些美丽的花。挑水工告诉它,正是它的裂缝漏水,才浇灌了路旁的这些小花,使花儿长得比别处的更茂盛。
有的学生就认为有裂缝的罐子也是一种。他这样写道:我们也可以做一只有裂缝的罐子,追求,并没有什么不好,上本不存在的事物,我们也沒有必要为自己的缺陷感到遗憾,做残缺的自己。其实作者要做“残缺的自己”这样的表述犯了概念辨析不清的毛病。材料中有两个罐子,一个完好无损,一个有裂缝。如果从罐子的功能角度分析,有裂缝的罐子是残次品,起不到罐子盛水的功能,如果你想买罐子装水,有裂缝的罐子你是不会买的。那为什么农人对有裂缝的罐子情有独钟呢?这就要从另一角度去分析了,农人其实想用水浇花,而有裂缝的罐子恰恰起到了浇花的功能。从浇花的角度来看,有裂缝的罐子又具备了完好罐子所不具备的特质。所以作者表述为“做残缺的自己”是不准确的,应该表述为面对残缺,不应自惭形秽,应该直面残缺,不回避残缺,积极在残缺中寻找可以发挥特质的优势,并去利用这种独特的优势,发挥自己独有的价值。
(二)信息辨伪
下面是学生写的一个写作片段:
人要有敬业精神。一群日本的年轻人去酒店应聘,老板给他们安排了洗厕所的工作。这群年轻人感到很委屈,每次都是很不情愿地应付着。老板于是亲自拿着抹布,不停地擦拭,后从马桶里舀了一杯水,自己喝了起来。这群年轻人深受感动。敬业就是要把自己工作的分内之事做到。年轻人对刷马桶这份工作不屑一顾,其实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对工作有着偏颇的认识,老板把马桶刷到能喝马桶水的地步,可以看出老板对每一件事情用心的程度。青年人应该学习这种的工匠精神。
学生在这个论证片段中,使用了日本老板喝马桶水的事例想来论证人要有敬业精神。论据是论证观点的依据,论据的真伪直接关系到观点的真实与否。学生在使用论据是要对信息进行辨伪,否则以此而来的推断都是无根之木,站不住脚。其实日本的自来水分为两条管道,一条是饮用水,一条是生活水用来洗衣服和冲厕。所以马桶刷洗得再干净,其中的水都是不能喝的。这是一个常识问题,学生选用这个论据,缺乏对信息进行辨伪的能力。
(三)质疑评价
对于得出的结论,自己应该以批判的精神敢于提出否定,在否定中进行反证,这样自己的结论才能经受住考验。如一位学生依据如下的材料进行写作。“和”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和平”“和谐”“搀和”等义项。“和”可以引发我们许多的联想和感悟,请以“说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学生这样写道:生活中到处需要“和”。和能使人们快乐,使社会发展,但只能一味求和吗?在同学与同学之间,若是一方偏执己见,无理取闹,另一方就只能一味忍让吗?在国家之间,若是有一方侵犯别国,另一国家又怎会放弃自己的利益,所以“和”是要有限度的。和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但也不是一味的放纵。
从学生的写作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要论证的观点是生活中到处需要“和”。但是作者又敢于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与否定,提出凡事不是一味求和就能万事大吉的,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而做出不同的决策,但是和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不可更改的。这样的论证是全面客观的,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来源:丝路视野 2017年30期

.—— END ——.

相关文章

分类目录

最新发布

热读排行

热门标签

客服在线,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