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现状和反思
发布时间:2019-03-26 点击率:0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对小学生而言,不管前人是否已经做了研究,只要是他们不知道而又想要知道的科学问题,都可以给他们提供研究机会。”“作为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典型经历活动的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机会,让他们根据主题搜集整理资料,写出报告文稿,在全体学生面前表达自己的研究发现。”这就强调指出了科学小论文在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小学生要能够通过科学学习的各种途径撰写科学小论文,论文中要能体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而在实际的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科学小论文的撰写现状令人担忧。
一、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的评比标准及评比结果
以下是某区2015年学生科学小论文评比的标准,其中A档为高档,D档为低档。
A档标准为有问题意识,亲历研究过程,有个性化表述;B档标准为有问题意识,研究过程基本独立完成,有部分个性化表述;C档为能提出问题,但无新意,其余部分照搬照抄;D档为全部照搬照抄,甚至有错误的结论。
本次分析是从参赛的论文中随机抽取了300篇,涉及三到六年级,A档24篇,占8﹪;B档63篇,占21﹪;C档177篇,占59﹪;D档36篇,占12﹪。
二、小学生撰写论文的现状
依据评比标准和学生终的比赛结果,不难发现,在学生撰写的小论文中,获得A档的,能有问题意识,亲历研究过程,有个性化表述仅占8﹪,从小论文论文中反映出他们“保持和发展对周围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他们是“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生;获得B档的,也就是21﹪的研究过程基本独立完成,有部分个性化表述,但缺乏有深度的分析,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缺少解释和质疑。在参赛的学生中,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占参赛论文的59﹪的C档的学生和占参赛论文总数12﹪的D档学生,他们占了参赛论文总数的71﹪,也就是说,71﹪的学生没有自己做实验,以逸待劳,照搬照抄书本上或网络上的内容,这和科学课所倡导的“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大相径庭。
(一)能实验但缺乏问题意识
从参赛的论文中也能反映出我们的科学课的现状:大部分的学生在科学课堂上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都能够积极动手,都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描述实验的现象头头是道,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实验计划,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当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的时候,能进行回答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作为科学教师,要反思自己的科学课堂:在科学课堂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还要让学生训练学生的思维,即不仅要动手,更重要的是要动脑。
(二)能动手却缺乏阅读积累
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经常会出现动手多于动脑的现象。
如在教学《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中的“昼夜对植物的影响”的环节,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师:小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植物,哪些只是在晚上开花,哪些只是在白天开花。(小组交流)
生1: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小组认为,向日葵、喇叭花是在白天开花;
生2:通过网上搜索,我们小组认为,郁金香、向日葵只是在白天开花;
生3: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小组认为,昙花、月光花只在夜晚开花;
……
师:大家想过没有,这些植物为什么只在固定的时间开花?
当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下面的学生几乎是鸦雀无声,没有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只好自己将“生物钟”揭示出来。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学生的阅历造成的。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还处于发展阶段,知识、生活经验的累积还是比较少,造成教师在上课时提出的一些具有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学生还是无法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加以回答,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狭窄,无法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会模仿但缺乏反思能力
一节科学课的后总结阶段,也是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后的总结,让学生总结和反思所学的内容。总结不仅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获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质疑和反思,学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可是,现在的总结,成了单纯意义上的总结,没有反思和质疑。
如在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的后总结,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师:现在,大家想一想,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者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生1:(小声地交流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关系;
生2: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高度有关系……;
生3:我学会了……
师:对于本节课我们做的“太阳和影子”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有没有疑问?
老师质疑的问题提出来,学生没有举手,下课铃响了,课也就匆匆结束了。
学生的反思千篇一律,不是模仿其他同学的回答就是重复书中的结论,没有自己的观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学生的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活动中,而实际上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时间却很少。实际上学生在活动之余,他们的思维是有无限发展的空间,而教师怕学生出错,特别是出现一些“科学性错误”,就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拘泥于有限的空间,让学生回答的都是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实际上就是把学生获取知识的无限空间变为有限空间了。CNKIpro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论文查重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三、小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的策略
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科学教师要教学生如何撰写科学小论文。
(一)教会学生发现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中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这就指出了学生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小论文,小论文的内容可以是观察报告或者观察日记;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科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的解释课堂上,教师将“探究”混同于“动手做”,误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的“活动”。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活动只是探究的一部分,仅仅是动手做,而探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虽然两者都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目标,都提倡探究、主动学习,但两者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科学探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提倡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但是不仅仅这样,更提倡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学习,提倡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的科学小论文的撰写正是来源于这种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问题才能驱动学生认真思考,才能撰写出属于自己的小论文。
(二)教会学生阅读科普作品
《科学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科学能力中提到“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多种方式收集可观察和测量的资料”,如上表明,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科普作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就会有所加强,也能丰富学生的科学内涵,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积累,为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基础上,要对学生提出要求,每天要写科普日记,要写上自己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还存在那些疑问,这就为今后写科学小论文打下基础。至于阅读哪些科普作品,要推荐综合性和关联性的科普作品,因为综合性和关联性的科普作品能够整合科学教育的多个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情境更贴近于真实的生活,对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学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科学小论文的撰写具有重要的意义。1.阅读课堂教学内容的关联性的科普作品:如教学《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后,就要布置学生阅读关于恐龙灭绝的相关书籍和作品;2.阅读综合性科普作品:如在学过《月球之旅》后,就要向学生推荐关于人类是怎样探索火星及其他星球的,这样就在阅读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科学常识。教师要推荐那些能吸收和反映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成果、新话题,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普作品,以使学生从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并真实地感受和体验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教会学生个性化表达
科学课标中指出:要给学生提供主动思维的空间,给他们的活动留有充分的余地。例如,要有機会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探究问题,鼓励他们从探究的过程中生发新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就是让学生学会个性化表达,只有学会个性化表达,学生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科学小论文。
小学生也是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对科学现象和科普作品也有独特的见解,而这些独特的见解和感受是零散的,这些独特的感受就是学生的个性化的体现。如何教会学生个性化表达?首先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在发散性提问题训练的环节,所提的问题就是个性化的表达的表现。其次在指导学生进行撰写科学小论文的时候,教师要训练学生一个题目多个角度选材:如在写《蚕与我们的生活》小论文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训练,选材的时候可以从蚕的历史的研究、蚕的食物、蚕的种类、蚕丝的作用等多方面进行撰写,这样学生学会了发散性思维和个性化表达,学生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了。后,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认知方式(如批判性思维、多维度思维、求异思维等)和建立个性化的价值判断标准。
学生科学小论文的撰写的现状也提醒我们要改变学生学习时只会照搬教材内容,不能独立分析,自己不会独立思考,缺乏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学中要树立“以学为主”的意识,重视学生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独特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要鼓励学生就教材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还要培育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研究中提升思维能力,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科学小论文了。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州湾小学;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 END ——.
- 上一篇:浅析文献综述与科学论文写作方法区别
- 下一篇:科学评价学术论文的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