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范文:人口老龄化将如何影响我国的储蓄率——基于区域差异视角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5 点击率:0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长生不老”或许是古代君王的无知幻想,但“健康长寿”却是每个人都有的平凡愿望。近几十年来,医疗领域的创新和突破使各种疾病的死亡率迅速下降,生活水平的改善使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能活得更长寿了。1955年,的平均预期寿命为46.4岁,至2000年提高至66岁。更多人能实现自己的长寿愿望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意味着老龄化。1955年,60岁及以上的人口只占人口的8%,至2009年全60岁以上人口已达7.6亿,占总人口11% 。 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这意味着全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2年的67.8岁提高到2005年的73.0岁(蔡昉,2009)。特别地,由于我国的生育政策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随之发生突变。加之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使我国的老龄化进度更快,程度更深。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00万,占全国人口的6.96%,自此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几年,随着1950年代出生的人群陆续进入老年期,我国在老龄化的进程中加速前进,至2009年老年人口比重已达12.5%,预计在未来五年,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15%,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30%,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中另一大现实是区域分布的差异客观存在。由于各地基期的人口年龄结构及社会发展水平,尤其是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差异,不同区域的老年人口比重呈现南北梯度递增的特征。2008年,南部地区如广东、云南、海南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0.22,11.25,12.88,中部地区如上海、江苏、安徽、四川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均在15以上,分别为16.56、15.75、15.54、16.08,北部地区如辽宁、陕西、黑龙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稍低,分别为14.81 、12.97、12.67。
在我国,老龄化问题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担忧未富先老的发生会消耗过多的物质资料,进而阻碍再生产,影响经济增长。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们在劳动时期储蓄以支付老年时期的消费,因此老年人口的储蓄率低,而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会导致国民储蓄率的降低。在我国,生命周期理论所带来的“人口红利” 已经为许多学者的经验分析所证实(蔡昉,2004),如果真如理论所预测的,我国的储蓄率会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而进入下降通道。
但是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国民储蓄率却增势不减。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从38.7%上升至2009年的51.4%,连年的增长显然与生命周期理论的预测不符。虽然如此,我们注意到各地的国民储蓄率变动也存在差异,与2000年相比,2008年南部地区如广东、云南、广西的国民储蓄率分别上升了8.67%、14.46%、18.29%,中部地区如上海、江苏、安徽、四川的国民储蓄率分别变动了-7.71%、3.03%、11.3%、11.9%,北部地区如辽宁、陕西、黑龙江的国民储蓄率分别上升了20.92% 、17.07%、7.01%,其变化格局似乎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南北分布并不一致,但考虑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这种不一致就变得容易理解。
过去的理论和经验文献已经证实,人口抚养负担减轻可以解释我国储蓄率的上升;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与我国储蓄率的持续上升虽然不符,但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南北纵向区域分布,以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东西横向梯度差异,省际的国民储蓄率变动似乎预示着老龄化对储蓄率还有更复杂的关联,而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自1970年代以来,生命周期理论的预测精度出现下降,经济学界纷纷寻求新的方法对其进行改善和修正。仅以生命周期理论显然无法解释我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仍连年保持高储蓄率。现有的理论模型和跨国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会对储蓄率会产生负担效应和寿命效应两种方向相反的影响,但在人口老龄化的不同阶段究竟以哪种效应为主导,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净效应的拐点何时出现,现有经验分析仍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我国各地进入老龄化的时间不一,如上海市早在1979年就进入老龄化,而贵州省至今仍未进入老龄化,各地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差异很大,这使我们检验人口老龄化不同阶段的负担效应和寿命效应大小提供了足够广的取值区间;另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在几十年间的人口年龄变化区间比其他国家的更大,这为我们检验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提供了试验场。
2. 现实意义
根据人口学家的推算,在21世纪上半叶,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从2000年的6.96%上升至30%以上,这意味着,到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当,而速度几乎是其2倍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研究其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能为我国经济前景的预测提供帮助;由于各地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大,研究不同区域寿命效应与负担效应的大小和拐点的出现,能使各地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
二、 文献综述
于蜀(2000)通过构造老龄地理集中率指标,考察了我国1982——1990、1991——1999年省际人口老龄化变动进程及其区域分布格局,细化了老龄化程度的区域分布格局。根据老龄化指标的变动速度和现有分布,提出在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的总体趋势下,形成三大老龄化超前带,即京津辽地区、沪江浙闽赣地区、甘青宁陕区,并且强调西部地区老龄化超前带的存在是相对于中西部其它地区而言的,且其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邬沧萍(2004)认为低死亡率导致的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带来的低生育率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他指出中国老龄化具有老年人数多、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和老龄化地区差别大的特点,其地域分布特征主要是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
桂世勋(2009)通过综合使用老少比、0~14 岁人口系数、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年龄中位数四项指标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他认为,在1982年人口普查时我国的人口结构已属于成年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出生于建国后三次出生人数高峰期的人群进入老年期造成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不会增加老年人口的数量,只是改变了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这两个通行指标的数值。另外,他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在21世纪上半叶高龄人口的比重将快速上升。
(二) 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影响的文献综述
1. 理论文献综述
Modigliani(1954)的生命周期假说建立在性质良好的消费者效用函数和信息假设上。在标准模型中,消费者的储蓄倾向是外生的,理性的消费者根据其个人或家庭一生全部预期收人来安排其消费储蓄活动,以实现一生效用的大化。Modigliani将人的一生分为成年期、老年期,理性的消费者将成年期工作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用以支付老年期的消费。在人的一生中,个体的居民储蓄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一国来说,加总的国民储蓄率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化,由于处于老年期的个体居民储蓄倾向低于处于成年期的个体居民储蓄倾向,老年人口比重高,国民储蓄率就随之降低。
在标准的生命周期理论中,消费者的储蓄倾向是外生的,并没有考虑理性消费者会根据外生经济政策、市场条件的变动调整其储蓄行为,基于此,Lucas(1976)对传统的消费理论进行了批判。之后Hall(1978)将理性预期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提出了理性预期的生命周期理论。假设消费者的未来收入是不确定的,消费者根据当期信息预期其一生的收入,以大化预期的生命周期效用安排其当前的消费和储蓄。当外生冲击发生时,如果消费者认为变化会引起生命周期收入或消费的改变,就会及时调整当期和后期的消费。如果外生冲击发生后,当期消费的边际效用小于预期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减少当期消费会使整个生命周期的境况改善。Hall(1978)的理论主要考虑收入的不确定性,而预期寿命的延长对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是由于消费的不确定性。对模型稍加改动,可以发现,如果外生冲击发生,比如医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则消费者认为其生命周期的消费将增加,如果当期消费的边际效用小于预期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同样会减少当期消费,从而其储蓄倾向提高。消费者这种“未雨绸缪”的储蓄动机实际上就是诱发“第二人口红利”(Mason,2006)的源泉。Mason(2006)认为具有理性预期的消费者会由于预期寿命的增加而提高储蓄率,而国民储蓄率的提高有利于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进而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由“第二人口红利”引起的经济增长是通过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而非要素投入的增加所导致的,因此不会因为人口结构的改变而消退。
近年来学者对生命周期理论的改进主要是加入了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制约条件。如加入退休年龄机制,在退休年龄外生的框架下,退休年龄也会影响国民储蓄率的高低。法定退休年龄越晚,个体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取得工作收入,同时需要储蓄的金额随老年期的缩短而减少,成年期的个体居民储蓄倾向就降低。也有学者考虑了消费者的理性预期,如袁志刚(2000)建立了无社会保障的世代交叠模型,分析了老龄化对理性预期的个体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由于预期到老年时期的延长而使老年期的消费增加,理性消费者会在劳动年龄提高储蓄倾向,从而导致国民储蓄率的提高。对生命周期理论更进一步的改进是加入遗赠机制,如Zhang(2003)认为预期寿命的延长对国民储蓄率的变动实际上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行为人的预期到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更长的老年期和更多的老年期消费,因此会在工作期间提高自身储蓄倾向,从而提高国民储蓄率,即寿命效应;另一方面,老年人遗产由下一代继承的时间被推迟了,即该遗产的现值缩水,同时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消费,这两个原因导致其遗赠动机削弱,进而导致国民储蓄率降低,即遗赠效应。预期寿命的延长对国民储蓄率的净效应取决于寿命效应和遗赠效应的大小,比如在发展中国家,寿命效应的影响更大,因此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其国民储蓄率上升。更有学者加入特定文化传统的考虑,由于我国的传统是由子女赡养父母的家庭养老模式,刘永平(2009)在三期世代交叠模型加入养儿防老机制和利己假定,建立相应的模型。其数据模拟的结果表明,老龄化的对居民储蓄倾向的净效应是使其降低,但实际上是一部分的储蓄被出于“养儿防老”动机而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所取代。汪伟(2010)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既有利己的动机也有利他的,他建立了生育率外生、双重动机的三期世代交叠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老龄化对居民储蓄倾向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而是由寿命效应、负担效应和遗赠效应所共同决定的,但老龄化会影响家庭的教育投资进而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
2. 经验分析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许多经验分析文献证实了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Leff(1969)认为,各国人口结构的差异可以解释各国储蓄率的差异,他利用1964年跨国截面数据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对国民储蓄率有负向显著影响。Kelley和Schmidt (1995)认为生命周期理论的解释作用还受到特定年代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速度影响,他们将Leff的计量方程利用到1960——1990年的跨国数据中,发现只有1980年代的数据支持显著的负担效应。Andersson(1998)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在使用北欧四国1950——1992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的研究中,他发现老年抚养比对国民储蓄率负向影响在加入特定年代变量,如1970年代,后就不再显著。Andersson(1998)还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解释,即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更差,因此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使总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降低,进而使储蓄率降低。也有学者提出生命周期理论对区域间储蓄率的差异有一定解释作用,Andres(2001)利用经典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研究了西班牙国内17个区的居民储蓄率差异,他发现人口增长率对居民储蓄率的差异影响不显著,地区间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差异所导致的居民家庭抚养负担的差异对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也有学者研究了预期寿命的延长对储蓄率的提高,Barro (1989)使用1970——1985的跨国数据研究基期(1960)的预期寿命、预期寿命的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发现对于基期(1960)预期寿命较低的国家,随着其预期寿命的延长,储蓄率快速增长,但这种同向变动的关系存在阈值;一旦预期寿命超过阈值,其进一步延长反而会使储蓄率降低。Hurd (1998)利用美国家庭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预期寿命的延长会导致储蓄率的增加。寿命效应的存在得到了部分跨国数据的支持。其代表作如Bloom(2003)利用1960——1997年跨国面板数据研究预期寿命的延长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在标准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中加入预期寿命变量,他发现预期寿命的延长会提高个体居民的储蓄倾向;另一方面,预期寿命的延长使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由于老年人的储蓄倾向低于年轻人,加总的国民储蓄率会因此而降低。也就是说,预期寿命的延长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他认为只要人口增长达到均衡,这两种效应终仍然会相抵,而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国民储蓄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Li(2007)以1960——2004的跨国面板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证实了老年抚养负担的加重降低储蓄率的负效应和预期寿命延长将提高储蓄率的正效应同时存在。与Bloom(2003)的研究不同的是,他们发现预期寿命的延长使个体的储蓄倾向和加总的国民储蓄率都趋于上升。也有学者认为寿命效应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的缺位可能加大地区间由于年龄结构差异导致的储蓄率差异。Pieroni(2006)研究了意大利持续下降的储蓄率以及南北部地区间的储蓄率差距,利用分年龄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调查数据,根据Deaton(1994)的方法区分年龄效应和群体效应,发现年龄效应呈倒U型,符合生命周期理论;但区分南部、北部地区的子样本中,南部地区的年龄效应几乎是不变的,而北部地区的年龄效应却在中年后持续上升,Pieroni(2006)认为这是由于南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乏力使老年人在必要的生活开支之外无法进行更多的储蓄以应对其预期寿命延长的变化,并认为这是造成南北地区储蓄率差距的主要原因。
亚洲国家近30年来的高储蓄率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利用亚洲国家的跨国数据对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进行经验分析。Higgins和Williamson(1997)使用亚洲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抚养负担的减轻导致国民储蓄率的提高,与生命周期理论相一致。但Schultz(2005)利用1952——1992年间亚洲地区的数据以及Higgins和Williamson (1997)的计量方程进行估价,发现抚养负担的减轻仍对国民储蓄率有显著影响,但其系数不到前者的四分之一。特别地,在对于日本的研究中,老年人口比重变化导致国民储蓄率的变化在上升和下降两个方向上均得到了经验分析文献的支持。Hayashi(1986,1989) 利用战后日本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人口结构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发现人口抚养负担的减轻对储蓄率的上升有显著影响。Koga(2006)使用ECM模型对日本1981——2003储蓄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人口年龄结构、收入增长率和储蓄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自90年代末日本储蓄率持续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口结构因素导致的。从日本内务署的调查数据来看,各个年代出生的人群在进入老年期时其储蓄倾向都会突然升高。Katayama(2007)也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导致1998年以来日本储蓄率持续下降的重要因素,但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养老基金注资和养老保险改革也对储蓄率的下降起了推动作用,即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持续的经济低迷制约了人口老龄化的寿命效应,从而使负担效应占主导。Wakabayashi(2002)在利用日本的家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年代各年龄段居民的消费倾向变动以及各项消费支出的变动后,指出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交通、医疗消费比重的增加是导致居民消费倾向走高、储蓄倾向走低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日本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在其上升、下降阶段都得到了验证,特别地,日本从197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国民储蓄率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升,至1990年代才开始下降。
关于国外经验文献的结论,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大多数国外学者设定的假设都不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比如退休年龄内生,或可自主选择生育孩子数量,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就不符合我国实际;另一方面也生命周期理论本身存在缺陷有关,即对数据处理的要求较高,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影响到计量结果;第三,使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时,由于不同国家文化传统、社会制度、资源禀赋等固有差异也可能影响各国居民的储蓄行为但不可能对所有因素给予一一考虑,因此这部分差异的存在可能造成计量结果的偏误。
表一 人口老龄化对国民储蓄率影响——国外经验分析文献
作者 影响机制 影响方向
Leff(1969) 负担效应 负向
Kelley和Schmidt (1995) 负担效应 仅1980年代是显著的负向
Andersson(1998) 负担效应 负向
Andres(2001) 负担效应 负向
Kai Guo(2010) 负担效应 负向
Barro (1989) 寿命效应 正向,但存在阈值
Hurd (1998) 寿命效应 正向
Bloom(2003) 负担效应、寿命效应 净效应是先正向后负向
Li(2007) 负担效应、寿命效应 净效应是正向
Pieroni(2006) 寿命效应 净效应是正向,但存在前提条件
Higgins&Williamson(1997) 负担效应 负向
Schultz(2005) 负担效应 负向,但系数较小
Hayashi(1986,1989) 负担效应 负向
Koga(2006) 负担效应 负向
Katayama(2007) 负担效应、寿命效应 负向,寿命效应不显著
Wakabayashi(2002) 负担效应 负向
2) 国内研究现状
在经典生命周期理论的经验分析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1999)利用1978——1997年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居民收入增长和抚养负担加重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抚养上升对国民储蓄率提高有显著影响。Kuijs(2006)分别使用1978——2005年我国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结果发现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对国民储蓄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也有学者得出了相悖的结果,如Kraay(2000)建立了居民可以自由借贷的模型,利用我国1978——1989年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数据,得出了人口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的结论,显然与生命周期假说相悖。Kraay(2000)的研究引起了很大争议,不少学者认为可自由借贷的模型不符合我国的实际,且Kraay在农村样本中未考虑农村居民的实物收入。王德文(2004)利用Leff的计量方程对1982——2002年间国民储蓄率受老年抚养比影响的变化进行经验分析,发现老年抚养比的提高会降低国民储蓄率,符合生命周期理论的预测。Horioka(2006)利用1995——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在控制了收入增长率、实际利率等变量后,他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的储蓄倾向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在农村样本中的影响是显著的,据此认为由于中国的城镇地区主要采取社会养老的模式,因此人口老龄化并未激发居民因寿命效应引致的增加储蓄的动机。Horioka(2006)的研究受到诸多质疑,主要是关于其使用的样本问题。首先其使用的样本期为1995——2004年,未包括计划生育实施前的年份,数据的变动区间小;其次其代表收入增长率的变量为GDP的增长率,未考虑人口变化,也未考虑由于转移支付、税收等因素导致的GDP与收入的差异。Modigliani和Cao(2004)对我国1953——200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人口增长速度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不显著而人口结构,尤其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国民储蓄率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上升有显著影响。对此Modigliani认为与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被颠覆有关,抚养系数的降低一方面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减轻,另一方面迫使其增加储蓄以备将来自我养老。国内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对经典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的经验分析但忽略了居民因预期寿命延长而提高储蓄率的动机。对此,汪伟(2009)通过在计量式中加入老年抚养比和经济增长率的交互项加以考虑,计量结果显示在老龄抚养比的提高与国民储蓄率同向变动,即在全国层面人口老龄化的长寿效应大于负担效应,但其未对区域层面的差异给予更细致的考虑,也未对长寿效应与负担效应影响下储蓄率拐点的出现作出预测。
表二 人口老龄化对国民储蓄率影响——国内经验分析文献
作者 影响机制 影响方向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1999) 负担效应 负向
Kraay(2000) 负担效应 不显著
Modigliani和Cao(2004) 负担效应 负向
王德文(2004) 负担效应 负向
Kuijs(2006) 负担效应 负向
Horioka(2006) 负担效应 不显著
汪伟(2009) 负担效应、寿命效应 正向
三、 研究内容与论文提纲
本文将在借鉴前人和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对我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影响的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
i. 我国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分布特征与变化态势,以及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之间相关性的差异。
ii. 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模型中,国民储蓄率依赖于经济增长率。本文在Li(2007),Bloom(2003),汪伟(2010)所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设立如下基本计量方程:
(1)方程(1)中,被解释变量tsr表示国民储蓄率,解释变量g表示经济增长率,old表示老年人口抚养比,life表示预期寿命,X是一组潜在的影响储蓄率的控制变量,包括财政支出、少年抚养比、城市化率等。本文使用面板数据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方程(1)中ui是不随时间变化的误差项,反映不同省份的固有特性,如文化特征、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剩余的误差项eit是随着个体和时间的不同而改变的。本文将通过以上计量模型并运用全国1980——2008年的省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iii. 根据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以及人口结构的预测数据对2011——2050年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对国民储蓄率的寿命效应和负担效应的大小进行预测,尝试找出不同区域国民储蓄率的拐点发生时间。
(二) 论文提纲
章 绪论
1.1 文章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研究综述
2.2 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影响的研究综述
2.2.1 理论文献
2.2.2 经验分析文献
2.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储蓄行为和世代交叠模型
3.1 世代交叠模型
3.2 储蓄方程
第四章 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及国民储蓄率的差异比较
4.1 变量选取
4.2 数据来源
4.3 数据描述性统计
4.4 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的差异比较
4.5 不同区域国民储蓄率的差异比较
第五章 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对国民储蓄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5.1计量模型设定
5.2 估计方法
5.3 实证分析
5.4 实证结果检验
5.5 实证分析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第六章 2011——2050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各区域储蓄率影响的预测
6.1 2011——2050各区域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
6.2 2011——2050各区域人口老龄化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预测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四、 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本文综合使用人口学、统计学、经济学方法对老年抚养比、人口死亡率、预期寿命等人口统计指标以及国民储蓄率、人均GDP、利率等统计数据的历年变动,针对不同区域的差异进行比较。
2. 经验分析法
本文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对国民储蓄率的寿命效应和负担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确定人口老龄化不同阶段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及其大小。本文将综合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方法、Hausman检验、面板数据等方法分析。
(二) 技术路线
五、 论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
i. 本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分布进行研究,比较不同区域的现状和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的相关性差异。
ii. 以往的经验文献中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结论并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未区分寿命效应和负担效应这两种作用方向相反的储蓄动机而只考虑了总效应,本文将对这两种效应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及计量检验,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根据已经收集到的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从南至北的梯度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由西向东的梯度差异同时并存,这为我们进行实证分析创造了条件。
iii. 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在综合考虑了寿命效应和负担效应的大小,通过预测试图寻找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对国民储蓄率影响的拐点。
六、 论文写作进度安排与目前进展情况
(一) 写作进度安排
时间 论文写作进度
2010年05月—2010年08月 参考文献的阅读和文献综述的撰写
2010年09月—2010年10月 进行数据搜集并整理
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进行人口老龄化对不同区域国民储蓄率影响的经验分析
2011年01月—2011年02月 在经验分析的结果基础上,对经验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比较分析;并完成人口老龄化对国民储蓄率影响的预测
2011年03月—2011年04月 完成论文初稿
2011年04月—2011年05月 论文修改及终定稿
(二) 目前进展情况
目前论文写作已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到现在为止的进展情况主要为:
i. 前期已经完成相关研究,详细开题报告已经完成;
ii. 已经阅读大量参考文献,论文文献综述大致完成;
iii. 数据搜集仍在进行,还需要整理和完善;
iv. 涉及到的研究方法基本掌握,模型建立方面已有可操作性。
七、 参考文献:
[1]蔡昉,2004:《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研究》第2期。
[2]桂世勋,2009:《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保障60 年回顾及探讨》,《人口研究》第9期。
[3]刘永平、陆铭,2008:《基于家庭养老角度看老龄化的中国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经济》第1期。
[4]刘永平、陆铭,2008:《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家庭养老视角的理论分析》,《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
[5]王德文、蔡昉、张学辉,2004:《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人口研究》第5期。
[6]人口与发展委员会,2009:《2009年人口状况报告》,联合国出版物,http://www.unfpa.org/webdav/site/global/shared/documents/publications/2009/swop2009_chi.pdf。
[7]人口与发展委员会,2006:《人口前景:2006年订正本》,联合国出版物,www.un.org/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wpp2006/Chinese.pdf。
[8]汪伟,2009:《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
[9]邬沧萍、王琳、苗瑞凤,2004:《从全球人口百年(1950-2050)审视我国人口国策的选择》,《人口研究》第27卷第4期。
[10]袁志刚、宋铮,1999:《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11期。
[11]袁志刚、宋铮,2000:《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优储蓄率》,《经济研究》第11期。
[12]于蜀、陈扬乐,2000:《中国区域人口老龄化趋势、特征及其对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13]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1999:《中国国民储蓄和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经济研究》第5期。
[14]A., Kraay, 2000,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 Worid Bank Economic Review, 14(3): 545-570.
[15]Andres, J., Marchante, Bienvenido, Ortega, Francisco, Trujillo, 2001,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 Saving Rates in Spain”,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80(4), 465-482.
[16]Andersson, Bjorn, 2001, “Scandinavian Evidence on Growth and Age Structure”, Regional Studies, 377-390.
[17]Barro, R.J., Becker, G.S., 1989, “Fertility Choice in a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Econometrica, 57(2), 481–501.
[18]Bloom, D.E., Canning, D., Graham, B., 2003, “Longevity and Life-cycle Saving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05(3): 319-338.
[19]Bloom, D.E., David, Canning, 2004, “The Effect of Improvements in Health and Longevity on Optimal Retirement and Saving”, NBER Working Papers NO.10919,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Inc.
[20]Deaton, Angus S., Paxson, Christina H., 1994, “Saving, Growth and Aging in Taiwan”, Studies in the Economics of Agi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1]Hayashi, F., 1986, “Why is Japan’s Saving Rate So Apparently High?”,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1(1): 147-210.
[22]Hayashi, F., 1989, “Japan’s Saving Rate: New Data and Reflections”, NBER Working Paper, No. 3205.
[23]Hurd, M., MCFAdden, D., Gan, L., 1998, “Subjective Survival Curves and Life-cycle Behavior”, Inquiries in the Economics of Agi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4]Higgins, Matthew, Williamson, Jeffrey, G., 1997, “Age Structure Dynamics in Asia and Dependence on Foreign Capit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3(2): 261-293.
[25]Horioka, C., J., Wan, 2007, “The Determinants of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 a Dynamic Pane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Data”,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39(8): 2077-2096.
[26]K., Katayama, 2006, “Why Does Japan's Saving Rate Decline So Rapidly?”,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251, Japanese Finance Ministry.
[27]Kelley, Allen, C., R.M., Schmidt, 1995, “Saving, 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9(4): 365-386.
[28]Koga, M., 2006, “The Decline of Japan’s Saving Rate and Demographic Effects”,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57(2): 312-321.
[29]L., Pieroni, D., Aristei, 2006,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Growth Rates: A Microdata Approach”, ERSA Conference Papers NO.06p799, Euro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30]Leff, N.H., 1969, “Dependency Rates and Savings Rat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 886-895.
[31]Li, Hongbin, Zhang, Jie, Zhang, Junsen, 2007, “Effects of Longevity and Dependency Rates on Saving and Growth: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Cross Countr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4(1): 138-154.
[32]Lucas, R., 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3-42.
[33]Louis, Kuijs, 2006, “How Will China's Saving-Investment Balance Evolve?”,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3958.
[34]Mason, A., R., Lee, 2006, “Reform and Support Systems for the Elde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pturing the Second Demographic Dividend”, GENUS LXII(2): 11-35.
[35]M. D., Chamon, E.S., Prasad , 2010, “Why Are Saving Rates of Urban Households in China Ris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1): 93-130.
[36]Michael, Pakko, 2009, “Deficits, Debt and Looming Disaster”, Regional Economis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37]Modigliani, F., Brumberg, R., 1954, “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 Section Data”,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388-436.
[38]Modigliani, F., Cao, L.S., 2004, “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2(1): 145–170.
[39]M., Wakabayashi, G.J.D., Hewings, 2007, “Life-cycle Changes in Consumption Behavior: Age-specific and Regional Variation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47(2): 315–337.
[40]Schultz, T.P., 2005, “Productive Benefits of Health: Evidence from Low-Income Countries”, Center Discussion Paper No. 903, Yale University.
[41]Toni, Mora, 2008, “Factors Conditioning the Formation of European Regional Convergence Clubs”,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42(4): 911-927.
[42]Zhang J., Zhang J., Lee R., 2003, “Rising Longevity, Education, Savings, and Growth”,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70(1): 83-101.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人口老龄化将如何影响我国的储蓄率——基于区域差异视角的分析
院系(所):财经研究所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10月
目录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 选题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3
1. 理论意义 3
2. 现实意义 3
二、 文献综述 4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4
(二) 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影响的文献综述 4
1. 理论文献综述 4
2. 经验分析文献综述 6
三、 研究内容与论文提纲 11
(一) 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11
(二) 论文提纲 12
四、 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一) 研究方法 13
(二) 技术路线 14
五、 论文的创新点 14
六、 论文写作进度安排与目前进展情况 15
(一) 写作进度安排 15
(二) 目前进展情况 15
七、 参考文献 16
以上是本站就原文内容做的整理,仅供参考,具体公告文件还请到该校官网查看。
CNKIpro论文查重网温馨提示:论文写作中可以借助论文查重系统帮助你修改论文,特别是降低重复率这块非常有效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