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样例–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实践重构
发布时间:2017-10-20 点击率:0
知网查重样例--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实践重构。探讨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实践路径,必须强调系统架构、整体架构思想,凸显针对性或应用特征。
(一)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基础性支撑本科毕业论文是指向具体的教学过程。依据功能定位,建立相应的课程系统,坚持课程与目标的对应,这是解决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重要方式方法。笔者以为,我国本科毕业论文的课程体系必须按模块设置,建立共性课程和专业特征课程两个不同的载体。所谓共性课程,指所有高校、不同专业均应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大学写作》、《科学研究方法概论》等。要通过《大学写作》课程的开设,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进一步了解常用文体写作的规范和技巧,扫除当代大学生由于语文功底普遍不足而形成的写作障碍。要通过《科学研究方法概论》课程的开设,介绍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要求,为毕业论文提供技术保障。
所谓专业特征课程,指反映本科毕业论文专业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主要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要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本专业论文的写作特点、格式规范以及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上述所有课程都必须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并确保目标的基本实现,只有这样,方能体现课程开设的本义,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指导教师将时间和主要精力投放到选题指导、过程规划与指导等应投入环节。另一方面,为了不过度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上述课程可采用微型课程、系列讲座等不同形式。
(二)改进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供环境与思维保障学术研究需要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需要主体传统思维习惯的改变,而所有这些,必须主要依赖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并非是个别的、无序的行为,而是指所有课程的有重点展开。基于对高校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模式变革需侧重三个层面:一是要重视阐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学生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国家对本科生的定位,决定了我国本科教育应以应用为主,毕业论文则应坚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价值取向。脱离实践的理论不但无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可能错误引导学生的未来发展。二是要在强调知识掌握的同时突出思维训练。
思维能力既是人的现实性需求,又是人的发展性指标,强调思维特质,是视学生为“人”与视学生为“物”的重要区分。基于论文对主体要求的特殊考量,思维训练应凸显两个层面,即思维的严密性和思维的创造性。所谓严密性,强调的是因与果的对应关系,严密性思维有助于主体形成前后递进的认知习惯。所谓创造性,主要指思维的逆向、发散、变通特点,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主体摆脱思维定势束缚,在借鉴他人的同时实现超越。三是变革现行的课程考核形式。课程考核形式是制约学生学习行为与习惯的重要因素,要改变以标准化为标志、以客观化试题测量学生复制程度的传统考核方式,采取试卷、撰写研究报告和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在关注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掌握程度的同时,了解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三)科学规划,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一般范式大论文观的提出,意味着本科毕业论文不再是目前集中几个月的准备,而是涉及多个学期的、由不同阶段组成的有机整体,每个阶段的内容、路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相互之间亦无交叉重叠,但却构成显性的递进关系。
一是基础性阶段。这一阶段实质即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奠基时期,表现形态则是共性课程与专业特征课程的学习。考虑到部分学生就业和升学准备的需要,上述课程的学习应安排在至第五学期进行,考核不及格的学生不得进入下阶段操作。
二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论文选题,并完成必要的调查、实验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一般应在第六学期完成。本阶段需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指导教师的确定应坚持双向选择原则,既要允许老师选学生,又要允许学生选老师,这样操作,既体现对主体的尊重,又兼顾指导教师的研究所长,在一定程度保证指导教师队伍质量;二是论文选题必须反映专业特点和培养定位,避免选题过大现象,强调小视角深挖掘,要尽力避免选题的雷同,相同的选题应要求研究视角或切入点的差异;三是鼓励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避免由于理论储备相对不足、准备时间相对偏短而导致的软肋现象的出现;四是资料的参考要把握度的问题,过多的借鉴容易导致自我角色的淡化。
三是撰写阶段。这一阶段工作是确定论文的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或论证,并完成论文初稿、修改和打印任务。为了兼顾学生的利益诉求,本阶段的时间间隔应适度延长,可从第七学期开始,至第八学期结束。需要注意的则是:要建立指导教师定期检查或交流制度,通过量化指标的确定,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保证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理;要明确要求,既关注论文本身的表述问题、结构问题、规范问题、创新程度或应用价值问题,又关注学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能力、研究态度和发展潜质。四是评价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指导教师评阅、评阅教师评阅等方式对论文进行评判,本阶段要注意五个问题:一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和侧重点未必一致,作为主要管理者,高校应制定本校毕业论文的分类评价办法;二是学术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构成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主要指标,更不能作为论文是否合格的评判依据,混淆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的标准尺度,是认知与行为的双重误区;三是论文评价结论应是结果与过程、态度与能力的综合反映。鉴于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往往流于形式,且对本科生而言并非必要之环节,因此,可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环节;
四是评阅教师并非指个体,而是由管理层组建的、由一些专家构成的群体,评阅教师的评阅意见应是群体的综合意见;五是减少成绩等第的类型,由于本科毕业论文只是反映“初步的研究能力”,加之过度细化容易导致主观因素的作用,因此可仅分合格、不合格、优秀三个档次,其中优秀要准确反映学术论文的创新程度和应用价值取向。
(四)完善政府主导下的本科毕业论文复检制度,规约关联主体的相应行为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教育的这一特殊属性决定了政府对高校的影响力不会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而逐渐消失,所改变的只是影响维度、影响程度、影响方式而已。复检制度的建立,并非只是象征意义,其根本目的在于发现和纠正高校决策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保证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目标定位的基本实现,为此,必须重视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体现分类思想。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办学历史、定位、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论文的要求可以不同,实施分类检查,既是对现实的客观回应,又是实现科学评价、公正评价的必然选项。第二,坚持全面检查与部分抽查相结合。
一方面,为了避免抽检的局限性,可以实行相同类型高校或相同、相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互查制度,这种运作,既能达到检查之目的,又能实现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高校论文互评可能出现的非常态、非客观、流于形式现象,还应继续坚持论文抽查制度,为确保抽查结论的公正、客观,抽检的面应扩大到15%左右。
第三,强调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学校、学生的差异意味着达到相同结果所付出的劳动是不一致的,意味着过程规划必定存在差异,作为政府,当然应重视对终结果的检查,这是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但同时又要注意对过程的检查,特别是对相应管理制度、方法、手段的检查,相对于前者,后者更能反映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更能反映高校的办学实绩和发展潜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