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检测样例–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7-09-26 点击率:0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能力。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董事提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图书馆和教学部门通力合作,图书馆员和教师共同工作,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图书馆常规信息服务活动和学校教学计划中。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1)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普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历来就有教育职能,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面临着一个新课题———信息素养教育[3]。
,重视新生入馆培训,激发新生利用图书馆的意识。每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初,图书馆都要为新入校的学生举办“入馆培训”。入馆培训采用“科学利用图书馆”为主题的讲座培训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但要让新生感受到图书馆舒适的物质环境和丰富的纸本文献资源,更要教会新生使用现代化的借阅设备、熟悉馆藏的电子资源;不仅要重视读者在馆内举止行为的文明礼仪教育,更要强调图书馆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重点介绍本馆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及获取各种馆藏信息资源途径和方法,激发新生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第二,开展《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很多学校图书馆都面向本科生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课程性质分为通识课、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限选课。作为一门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其教学内容一般是介绍信息的基本知识、信息的类型、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及信息的评估和利用;教学方式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结果往往是老师完成了规范的教学过程,学生获得了所需的学分,而学生在信息意识、信息获取技能和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改善是非常有限的。
为了有效地提高当今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开展《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的改革。
首先,改变课程性质,由选修改为必修。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是信息全球化时代每一个信息使用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高校每一位学生都应接受《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学。
其次,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根据信息素养标准具体指标和学生知识基础,与时俱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如适当地减少有关传统纸本检索的方法与技巧,重点介绍网络信息检索技能,增加文献资源管理软件、论文写作规范与学术道德等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
再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教学与自主上机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信息研讨空间等多媒体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新生入馆培训和《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都是面向全校学生的教育,培养的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能力,对信息素养教育能起到一定的普及性作用。
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则可以为不同专业的院系、不同层次的个人或小组提供个性化的、专题性的信息素养教育。
(2)通过图书馆学科化嵌入式服务,拓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是指通过学科馆员为对口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深层次专业文献信息服务的实践活动,是图书馆为读者主动服务的形式之一[4]。学科化嵌入式的服务能改变馆员与用户间的关系,提高服务的效率,将学科服务的作用大化,同时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表现出强劲的优势。
.—— END ——.